【今日关注】外商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这十年,中国绘就高水平开放恢宏画卷;第二十二届投洽会将举办40多场系列论坛研讨活动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新闻中心
 
 
 
 
 
【今日关注】外商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这十年,中国绘就高水平开放恢宏画卷;第二十二届投洽会将举办40多场系列论坛研讨活动

GJCJZX.ORG.CN  2022-10-14    信息来源: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聚焦会展、经贸、行业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最新动态资讯及热点新闻,第一时间与您共同分享!

       资讯一、这十年,中国开启迈向贸易强国新征程

       中国外贸,从来不只是一个行业的指代。它扛鼎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也是无论面对何种复杂形势始终向前的正向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外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强,在经济引擎中发挥的作用更大,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更雄厚。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备受瞩目的“世界市场”。
       从量上说,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不断跃升,进出口额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增量接近2009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自2017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外贸总值于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2021年接近40万亿元关口,中国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从质上看,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2021年的17.7%。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在与欧盟、美国等传统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经贸往来的同时,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2021年,中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4%,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十年,立于开放,初心不改。无论面对单边主义的逆全球化寒流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的巨大冲击,中国在与国际市场的深度互动中,展现出更大担当,倡导多边、力促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稳住了”的中国外贸,也给予世界经济更多信心。
       十年,奋楫笃行,踵事增华。一程程山重水复,一步步积厚成势,跋涉中铸就外贸大国的辉煌和梦想——由量到质内外“双循环”格局渐成,多元化市场布局愈发稳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由新生到蓬勃,中欧班列驰骋往复于“一带一路”,钢铁驼铃声回响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十年,夜雨明灯,合光同行。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守护企业主体,助力外贸转型升级,成就逆流中的涅磐。
       十年奋进,再启新程。正值百年变局,事关家国大业、心系人间烟火的中国外贸,必将在新征途中担负更大使命,助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在时代的接续中,中国外贸不仅曾经以完整的产业链、优秀的性价比和交付能力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如今更以高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凭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科技赋能产业,让世界惊艳于“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以外贸强省江苏为例,十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是10年前的七倍多,中国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拥有十余家光伏及其上下游产品制造企业的常州市金坛直溪镇被称为“光采小镇”。在这里,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异质结”技术研发水平领跑国内,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历经十年的不断沉积,从上游硅料采集、硅片、硅锭生产到中游光伏电池组件和组件制作,再到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中国的“光采小镇”已经打造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事实上,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不只在一省一地。十年来,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产业中唱主角,汽车、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额比2012年增长150%。2021年,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2.83万亿元,占全年出口总额近60%。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的不断提升。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全国各地贸易发展成绩突出,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国内区域发展更趋均衡。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迈进,加速外贸创新,中西部地区坚持稳中提质,进出口占比由10年前的11.1%提升到2021年的17.7%,增长6.6个百分点,共同发挥出稳固供应链、拓展国际市场的合力。此外,对外开放平台发挥的作用明显。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6.4%、23.8%和57.7%。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中国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贸易伙伴的关系稳固,传统市场贸易伙伴2021年合计贸易额占比38.3%。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额占比由2012年的22.2%提升到2021年的26.2%。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中国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有逾14亿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2021年,中国进口额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扩大进口,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平衡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需求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让世界更多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自2018年起,中国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额达到2722.7亿美元。
       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涌现
       集聚对外开放的新成效,在中国外贸由大到强的“变奏”中,新动能被不断激发,竞争新优势加速形成是关键一环。在新兴贸易业态方面,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规模迅速扩大,使其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神来之笔。
       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7年增长七倍。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扩展到132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过2000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扩展到39个。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2万亿元,增长18.6%;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2.1%,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作为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的策源地,浙江省民营企业抓住外贸新业态先行先试的机遇和优势。2021年,浙江民营企业市场采购出口3602.7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895.0亿元,两大新业态合计贡献了民营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3%,拉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3个百分点。在中国最大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义乌,每天有1000个以上装满小商品的集装箱从义乌港海关监管场所启程,通过市场采购模式走向世界。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拥有约230个通航点,航线网络覆盖全球,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之一。近年来,乘着“广货出海”的“春风”,跨境电商逐渐成为白云机场口岸的重要支柱业务之一。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仍然清楚地记得2014年,跨境电商首票货物入境的场景,那是一票价值158元通过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进口的保健品。2021年,仅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突破千亿元的空港口岸。
       多年来,伴随着外贸新业态的培育,一系列外贸改革举措也在持续加码。“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监管模式,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需求,使“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
       “审核快了,手续简化了!”这是外贸企业对十年来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最大感受。海关数据显示,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已由86个减少到41个,整体通关时间4年来压缩了一半以上。这其中节省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能对应折算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软硬兼修,货物服务双翼齐飞
       在全球需求收缩的形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起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可能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服务贸易复苏相较于货物贸易较为缓慢。2019—2021年,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下降了5.1%的情况下,中国服务贸易依然取得亮眼成绩。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突破800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70%。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2012年增长122.1%,服务贸易逆差创10年新低。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服务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7.1%,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额从2016亿美元增长至3942亿美元,出口额增长了95.6%;在世界服务出口中的占比由4.4%提高至6.6%,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出口大国。服务进口额从2813亿美元增长至4270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进口中的占比由6.3%提高至7.7%,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服务进口大国。
       值得注意的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占比提高了10.3%。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服务分别增长5.8倍、3.2倍、2.1倍和1.6倍。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增长2.9倍,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就业1127万人。
       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搭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等举措,以及积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努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商务部等13个部门印发《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内外联动、开放发展的服务贸易新格局。
       2021年,商务部等24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作为商务领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明确了服务贸易“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数字化进程、优化行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对外合作六项重点任务。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北京、南京、长沙等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了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1+4”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格局;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总数达112家,覆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7个领域。

       资讯二、RCEP红利源源不断 贸易季报报喜连连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愈深愈实

       随着域内企业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愈发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三季度,东盟市场已成为中国外贸订单最大来源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显示,当季中国外贸企业新增订单主要来源市场前三位分别为东盟、欧盟和美国,占比分别为30.6%、30.55%和25.29%。这也是东盟首次成为外贸企业新增订单最大来源市场。

       天时地利,政和商通,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性强,拥有合作的区位优势且有互联互通的支撑,这些都使得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多领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1至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保持增长,达62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达36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9.4%;中国自东盟进口达263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比重为15%,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是14.5%。可以预见,随着RCEP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中国与东盟全面深化经贸合作定能迎来更多机遇,收获更大动能。

       随着双方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越做越大了。来自海外的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越南对中国的水产品出口额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泰国对华出口新鲜水果总量达112.4万吨,同比增长10%。并且,农产品贸易品种也在不断扩大。今年以来,越南百香果、榴莲已先后列入中国进口商品名录。

       机械设备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的一大热点。随着东盟经济的渐次复苏,东南亚市场对机械设备需求也逐步增长。今年前7个月,中国机电类产品位居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同类进口产品之首。

       值得关注的是,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的落地实施,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双方贸易的广阔前景和无限的潜力。中国和东盟诸国均为RCEP的重要成员,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被认为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支柱力量,这些平台可致力于在中国—东盟建立建设性关系并加强合作,合力打造共同的未来。

       数字经济合作方兴未艾

       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这其中,数字经济行业及其企业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都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

       近两年跨境电商已迅速成长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新业态、新模式的明星,有效对冲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贸易的冲击。目前,亚太是全球跨境电商表现最出色的地区,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3.6%,中国与东盟更是跨境电商勃兴重镇。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出口增长98.5%。

       尤其是当前疫情延宕不去的背景下,“非接触式”的经济新需求为跨国数字合作创设了无限商机。有数据分析预测,今年东盟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38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东盟电子商务规模将从1000亿美元提升到3000亿美元。各国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支持跨国电商的发展。如RCEP专设了“电子商务”一章,展示了电子商务在区域开放发展中的重要性。RCEP电子商务专章是首次在亚太区域内达成的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诸边电子商务规则成果。还有,东盟正在执行《〈东盟数字一体化框架〉行动计划2019-2025》,印证了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与力度。

       展望未来,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绿色能源、数字机电、数字化矿业多是RCEP各国发展的重点,中国和东盟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资讯三、外贸市场展现韧性 结构性亮点凸显

       9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即将公布,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预期整体趋稳,总量放缓不掩结构性亮点。

       在上年基数抬高、外需放缓背景下,预计9月份按美元计价出口增速会降至5%左右。一方面,与我国外贸相关性较高的韩国进出口增速9月份出现大幅下滑,根据韩国方面统计,9月1日至9月20日,韩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速从上月的14.2%降至3.1%。另一方面,9月份前20日国内沿海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转入负增长。这预示随着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外需在趋势性走弱,而前期对出口额增长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价格上涨因素也在弱化。
       虽然受台风等天气因素影响,9月上旬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大幅转负,但进入中下旬吞吐量已同比转正,意味着外贸出货量有一定恢复,预计9月份按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或为7%左右。
       在外需趋弱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影响下,我国出口增速中枢将回落,欧美国家的外需回落可能对我国消费品和中间品出口形成较大压力,但出口的结构性亮点仍然值得关注。具体来看,RCEP框架下,成员国对于化工品、贱金属制品和纺织制品的需求或为我国出口带来新的增量;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受能源成本冲击的化工、金属领域或将为我国迎来潜在的出口替代机遇。
       海外供给低迷,我国供给具有相对优势,这使得我国出口表现出较强韧性,对出口表现无需过度悲观。此外,第三季度末汇率贬值效应再度发力,有助于人民币计价的读数上升。预计9月份按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为13.5%。
       9月份出口金额同比或小幅承压,但还面临支撑,维持韧性。四季度出口的支撑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利多我国出口金额当月同比;二是欧元区贸易逆差不断创历史新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对我国商品的需求。
       进口方面,国内经济修复会带动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需求,不过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弱,会对进口额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预计9月份按美元计价进口增速仍将处在2%左右的低位。
       预计9月份进口增速或仍在低位徘徊。一方面,9月份PMI进口分项录得48.1,较前值47.8仅小幅回升;另一方面,韩国对中国出口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也反映中国进口需求偏弱。
       四季度我国出口仍有望保持正增长。进口方面,在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推动下,我国大宗商品等进口需求会有所增加,不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趋势或将对进口金额带来一定影响,四季度进口额增速仍将保持较低的个位数水平。综合出口和进口数据,预计四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继续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及人民币汇率形成较强支撑。


 

 

 

 

 

更多内容!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微信公众号
 

网站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地 址:中国哈尔滨南岗区美顺街35号  邮 编:150090
电 话:+86-451-82340100  传 真:+86-451-82340226  邮 箱:chn@gjcjzx.org.cn  黑ICP备08002339号-5
Copyright © 2020 GJCJZ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